找到相关内容123篇,用时6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信愿的重要性

    ,这一阶段是经过智慧思考后采取行动,希求获得。山中采矿,经过勘定后,知其地实有石油,确信无疑,即可开始凿掘了(与修慧相应)。第四是证信,由于不断的修习,体悟到真理究竟与最初所信的毫无二致。开矿者...‘乐欲为信果”。因此我们不难看出信心是在深刻的理解与恳切的欲求中显现的,是从理智所引起而又能策发意欲的。“但凭信仰而不求甚解,不修智慧,对于所信的三宝,所学的法门,莫名其妙,这不能得学佛的真实利益。...

    果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80354128.html
  • 古典的休憩---读丰子恺美文

    他多才多艺的人生也就延长开,永无句点。  因和自己的专业有关,我读书、写作、编书,多留意一些古风人物。或许,受小时读《瞻瞻的脚踏车》、《人散后,一钩新月天水》这样漫画的影响,丰子恺给我的印象,属于...杂文能写得像丰子恺那样有抒情味。而我则想,编书的风格能否也学学丰老先生,用象管(毛笔)和蛮笺(宣纸),编一本本古典写意、构图简洁的书,少些芜杂凌乱,给那些风格平静的读者看,亦桐乡负暄,在温厚的古典...

    鱼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290173631.html
  • 般若金钥(七)

    如其(能质)的本来,但“古汉译”郤简译为“如来、”,初期众生被“如来”,而不知所云。  Tathagata[梵音]多陀阿伽度,多陀阿伽驮,多他阿伽度,怛他哦多,怛萨阿竭,怛他揭多,多拖阿伽度,...come),(so-gone),如来至真,得者,得真如成来者,佛,世尊,佛陀,所从来的(觉悟者),(a penetrator)as came before,a Buddha。  Tatha:[梵]...

    王 智 扬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12064041.html
  • 原始佛教的佛陀观

    解释,现藉后世所说,来尝试说明。分析梵语“tathaagata”,有如下三种解释:[26]  (a)tathaa(ad.:如此)+gata(√gam):“”[27]  (b)tathaa(ad.:...佛陀,汉译“如来”即取此意。如此看来,“tathaagata”有“如来”与“”二种意义,但此两者只不过把佛陀的性格暂分为两面而已,所以在经文中称呼佛陀时,很少看见分称“”或“如来”。再说,不会有...

    元弼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3144460.html
  • 人死永灭论与人死续存论(三三)

    无边,受、想、行、识是无边,亦有边亦无边,非有边非无边;又复死后色,不如,亦亦不如,非非不如,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识死后,不如,亦亦不如,非非不如;又复身即是神,身异...生灭总是显得苍白无力!物质身体、感觉感受/情感情绪、思维思想、行为活动、意识生灭前进的步伐并不会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!——如同佛教《金刚经》说的那样:“一切有为法(主观意志活动),梦幻泡影,露亦...

    思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1749928.html
  • ”(thus)的意思,但问题是我们应该把它分成tatha^和gata,或分成tathu和a^gata,前者gala是“” (gone)义;后者a^gata是一来” (come)义。中国译经家采用后者的解读法,译作如来,西藏则采用前者的解读法,译作。其实“如来”或“”,并无差别,从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,谓之如来,从佛示涅盘,离开我们,谓之。然大乘佛教徒的主要疑问是:为什么佛要...

    铃木大拙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25766315.html
  • 论佛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

    仁者多处反对讲“寂灭”、讲“断烦恼”,其意盖谓烦恼之性与菩提不二,波觅水,则水亦无有,恐人落于断天也。此意虽善,不免缺少方便。经典中言“寂灭”者俯拾即是,《法华经》说:“或有菩萨见寂灭法。”《...  一、烦恼无始有终问题  按此问题并不难解,在《圆觉经》金刚藏菩萨章,菩萨问佛:“若诸众生本来成佛,何故复有一切无明?若诸无明众生本有,何因缘故,来复说本来成佛;十方异生本成佛道,后起无明,一切...

    徐恒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92239229.html
  • 怀念我与本振大师的法缘

    解脱此障。并言余与本老有特殊因缘,请教本老,必得本老的摄护。  余因刚从恩师本焕大和尚处求救未契合而来此,对居士所言之本老未曾听说,故心生疑惑。但今落水之时,勉强答应下来,决定于次日晨赴栖霞见本老。... 呜呼!惜我等辈罪障深重,而今又一善知识舍我等而。以此善知识之殊胜示现故,不得不提笔记上几笔余与本老的殊圣因缘。  1999年初,我因在湖北报恩寺闭关,由于猛烈的心智激发了昔世的违缘,而业力现前,...

    释印严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1050889.html
  • 印光大师:关于惭愧的开示

    无论一念十念,佛亦必摄受之。时雨润物,万物无不沾益。大海纳川,百川悉足汇归。万修万,的实非谬。 欲念佛求生西方,必须知因识果。身之所行,心之所念,须与佛合。若与佛悖,则纵能念佛,亦难往生。以感应之道,不相交故。若能生大惭愧,大怖畏。改过毒疮,立志守白玉。则万无一失,各得往生。 无惭愧有碍往生 唯念佛法门,仗佛慈力。若有真信切愿,至诚念佛,无一不往生者。然念佛人多,往生人少者。以愚痴无知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2502183236.html
  • 佛教对本体问题的探讨

    无常共四见,五蕴合二十见。于未来五蕴中每蕴执计、不如、亦亦不如、非非不如共四见,五蕴合二十见。以上三世五蕴共六十见,加上根本的常与断二见,总成六十二见。此外,小乘《清净道论》亦记外道以...,有一本体界,并循超越现象界途径探索本体,结果形成种种迷惑难解之本体理论二兀论、多元论、唯心论、唯神论等。中国哲学重视人伦,故少言本体。佛家既重视人伦,亦不排除本体。惟佛家所言本体,既非类似西方...

    吕沛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84964449.html